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育教学论文 > 科学论文

三年级科学实验论文

时间:2010-11-04 13:56:43  来源:徐州市城东小学教育网  作者:郭彩梅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的总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为主要目标的。这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希望学生对每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上。但是由于传统常识课中并没有很好的把这些理念落到实处,因此我们的科学课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忽视了这样一个最本源的理念:“科学课要拥有科学味儿。”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什么是科学味儿?先姑且让我试着说说对他的理解吧!我认为,所谓科学中的“科学味儿”就是要重视科学思维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可是,目前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学生动动手做做实验,热闹过后的课堂,我们的同学对于实验的到底有没有理解?为什么科学课上很多科学实验除了应付考试,其他再无用武之地了呢?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我们没有引导孩子用科学的思维去学科学,从而导致学生对很多知识、实验一知半解更谈不上运用了。因此,让科学课拥有更浓的科学味儿是我们应该重视并且值得研究的方面。那么,到底如何使我们三年级的科学课拥有更浓的"科学味儿"呢?结合三年级教材,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做法。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一、科学课需要理论的引导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教师的教学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样学生的观察、探究、实验、栽培、饲养同样需要理论的指导。特别是三年级科学课是第一年开设,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非常需要一些理论的知识来指导学生的实践。可是,这个环节应该怎么做?可以让学生课前上网查资料,可是网上的资料一般比较成人化,缺乏趣味性,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因为枯燥的理论而失去对科学课的兴趣。开学始,我也试着让学生课外查阅资料,但是效果非常差,很多学生甚至没有去查。一开始我很恼火,可转念想学生的压力也很大,但是理论的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以便于更好的开展观察、实验、栽培、饲养等活动。于是经过再三思量我利用网络和学生手头都有的《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小百科》等资料,编排了趣味性较强同时又和课堂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每节课利用五分钟时间,和孩子交流相关内容。同时把一些比较好的知识内容放到我的博客上,以便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随时查阅。因为只有有了理论的支撑,孩子们在科学课中的猜测、观察、探究、栽培、饲养、记录才会更有科学根据,更有“科学味儿”!例如,我在执教《金鱼》这一课时,课前向学生介绍了金鱼鱼鳞和鱼鳍的作用、让他们了解为什么金鱼的身体是奇形怪状的等知识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很多,思维也被打开了,提的问题也更有质量更具科学味了。最后,学生还总结出了这样一份让我意想不到的表格: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各部分名称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作用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鱼鳞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保护鱼体,防止鱼的体液和河水或海水互渗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鱼腮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适应水中的呼吸器官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鱼鳔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控制鱼体在水中的升降,并能辅助呼吸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鱼鳍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控制鱼在水中的各种动作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侧线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鱼的平衡器官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身体流线型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减小鱼在水中的阻力,适合游泳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可见,学生对金鱼的理论认识已经非常深了,虽然理论很枯燥,但是引导得法的话,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观察、记录更科学,促进学生不断思考。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二、科学课需要尊重“真实的错误”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小学科学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错误”也可以很美丽。因为这些错误常常是具有课程意义的课堂动态资源。可是教师往往已经习惯了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预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不管学生能否理解,反正正确答案就是这样,一旦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不出教师所要的答案时,我们的老师很容易就会把所谓的正确结论灌输给学生。执教了科学对科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发现其实科学课有很多知识都需要我们再作深入的研究,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光是结论还有方法,一定要让学生在科学课上学到科学的思维,让我们三年级科学课拥有更浓的"科学味儿"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例如,我在执教的《哪种材料硬》就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虽然课的结果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但是我没有把预设的正确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继续引导孩子作深入的探究。因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我的课就非常的重视教给学生方法,在“真实的错误”发生后引导学生不断的探索,培养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使三年级的科学课拥有了更浓的“科学味儿”。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再如,我在执教《蜗牛》时,学生在观察蜗牛的运动时,学生的实验结果是蜗牛不能在线状的物体上爬行,学生说他们把蜗牛放上去蜗牛就会掉来。听了学生的叙诉,我知道学生的问题应该出在实践操作上,但是我没有直接解决学生的问题,而是把学生的实践结果和书上蜗牛在线上爬行的照片对照,把矛盾抛回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蜗牛被同学们饲养后生活环境改变了可能是导致它不愿顺着线状物爬行的原因,还有可能是蜗牛不喜欢在白天运动等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使原本失败的实验成了具有课程意义的课堂动态资源,课堂效果非常不错。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三、科学课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激活探究意识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的告诉我们,“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活动的过程的设计是关键。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知识的掌握要靠学生主动的思维去获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探究意识的培养很是关键。可是,现在科学课流行这样一种最典型的探究过程,即“观察思考---发现问题---作出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于是,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很容易被自己预设的答案牵着鼻子走。《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不要过早的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就是对上面这样一种模式话现象的反驳,同时也表明了科学课需要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的重要性。小学三年级科学以动物和植物单元来说,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开展观察、实验、栽培、饲养等活动,使学生亲历了科学探究的机会。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例如《观察大树》这一课,观察大树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看。语文作文课中也有教你如何观察事物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近到远、从整体到局部等,如果要上出科学的味道来,像作文课上那样上行不行?很明显科学课上应该让学生除了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外,还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并且使用各种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观察还要注意收集资料,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描述,对相似的事物作出比较,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再如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中我设计了拓印叶片的拓展活动。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教学生用各种颜色在捡来的叶子上上色,然后拓印在纸上,同学们非常高兴,课堂非常热闹,有的同学用各种叶子组成简单的风景,然后拓印下来;有的印成熊猫状...看着一张张漂亮的作品我欣喜不已,表扬拓印得漂亮学生,还进行了展示。这样上的确学生很感兴趣,可是课后反思发现这样做学生最多只能感受到美,在科学课堂里不能从这个活动里体验到科学的味道来。这样上更像是美术课而不是科学课。于是接下来的几个平行班中我重新思考了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应该要让学生学到什么?最后对教材进行了整体的处理和编排,对教材的呈现方式在紧扣本课教学的目标和科学课特点的前提下作了创造性的设计:以整个的树叶拓印活动为切入点,在在拓印树叶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拓印的叶子进行比较,叶子的形状、叶片的大小、叶脉的形状、叶缘的形状等等,让学生了解了叶子的不同形状,明白叶子的多样性,然后再把学生的认识提到一个理性的高度,引导学生理解叶是有生命的,树是有生命的。 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四、科学课需要激励孩子自主完成课外活动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能解决孩子在课堂教学中没法理解的东西,从而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习惯。《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科学课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如果在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能非常巧妙地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的科学课拥有更浓的“科学味儿”!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例如上完动植物单元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收集植物标本的活动。户外有许多书本上从未看到过的植物。在我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会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同时也更深层次的理解到了植物作为生命体的主要特征。在不经意的活动过程中提高了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如,动物单元中《蚂蚁》这一节,因为上课的那几天正好天气不好,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观察了一下蚂蚁,虽然课前学生也寻找了蚂蚁,可是在寻找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记录的学生并不多,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观察能力。我在学生学习了这节课后又布置了一个寻访小蚂蚁的活动,要求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实地观察研究并撰写观察日记。”将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后,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和体验机会,同时又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的相互配合。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总之“科学课”需要“科学味”,这句话说说简单,其实做起来却很难,老师不是科学家,对于“科学”也常常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可是如何使科学课拥有更浓的"科学味儿"是我们科学老师应该追求的目标。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意识,以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用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导教学、处理教材和整体把握实施各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不断思考自己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以后有没有收获,一定要尽力让自己的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科学的痕迹。YV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